浙江省渔业检验检测与疫病防控中心同时通过计量认证扩项和农...
认证网 (2020/9/17 11:46:02) 浏览:313 评论:0
9月11日-9月13日,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浙江省渔业检验检测与疫病防控中心)同时接受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实验室资质认定(CMA)扩项评审和浙江省农业农村厅组织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CATL)复查换证现场评审。
评审组5名专家听取了中心技术负责人王扬关于实验室工作情况汇报,查看了实验室设施环境,审查了《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等相关管理体系文件及内部审核、管理评审、样品管理、人员培训、质量监督、仪器记录等资料档案。通过观察、提问、现场试验、查阅文件和记录等方式,对中心进行了全面审查。评审组对水产品中常规理化、持久性污染物、农药和兽药残留等24个项目进行了现场试验考核,其中盲样考核16项,考核结果和操作过程符合要求。本次中心申请增加了食品中地西泮、咪唑类、氨基酸、脂肪酸等多项检测能力,拓展了水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和营养品质研究领域的业务范围。通过扩项,现具备水产品(加工品)、苗种、饲料、水产种质种苗、水生动物防疫检疫、水质、底质等七大类检验类别324个产品(参数)的检验检测能力;具备初级水产品160个项目的检验检测能力。
中心自2003年11月首次通过省级计量认证和2015年获得农产品检测机构资质以来,始终重视自身检测技术水平提升,制定相关国家行业、地方及团体标准20多项,《水产品中风险因子未知筛查和定量高效检测技术研究及安全性评价应用》和《水产品中药残多组分检测技术及预警系统研究》等科研成果获得中国水产学会范蠡奖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三等奖、浙江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奖等多项荣誉,发挥了全省农(水)产品质检机构技术指导的龙头作用。中心注重实验室智能化建设,建立从外业采样到出具报告全程自动化LIMIS系统、标准物质自动出入库管理系统、实验大楼整体温湿度智能控制系统、水产品监测数据智能分析平台等,并形成专利1项和软件着作权1项,极大提升了实验室内部管理效能和检测工作效率,得到了评审组的充分肯定。
通过本次评审,中心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得到评审组认可,检测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升。中心主任丁雪燕要求中心全体实验人员认真总结此次评审的收获,分析评审组指出实验室存在的不足之处,按时完成整改工作,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和检测能力,保持省内农(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中标杆地位,集成苗种鉴定、饲料检测、环境监测、病害防疫和水产品质量检测等技术优势,更好发挥我省水产质量安全监管的技术支撑作用,为渔业绿色、安全、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评审组5名专家听取了中心技术负责人王扬关于实验室工作情况汇报,查看了实验室设施环境,审查了《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等相关管理体系文件及内部审核、管理评审、样品管理、人员培训、质量监督、仪器记录等资料档案。通过观察、提问、现场试验、查阅文件和记录等方式,对中心进行了全面审查。评审组对水产品中常规理化、持久性污染物、农药和兽药残留等24个项目进行了现场试验考核,其中盲样考核16项,考核结果和操作过程符合要求。本次中心申请增加了食品中地西泮、咪唑类、氨基酸、脂肪酸等多项检测能力,拓展了水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和营养品质研究领域的业务范围。通过扩项,现具备水产品(加工品)、苗种、饲料、水产种质种苗、水生动物防疫检疫、水质、底质等七大类检验类别324个产品(参数)的检验检测能力;具备初级水产品160个项目的检验检测能力。
中心自2003年11月首次通过省级计量认证和2015年获得农产品检测机构资质以来,始终重视自身检测技术水平提升,制定相关国家行业、地方及团体标准20多项,《水产品中风险因子未知筛查和定量高效检测技术研究及安全性评价应用》和《水产品中药残多组分检测技术及预警系统研究》等科研成果获得中国水产学会范蠡奖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三等奖、浙江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奖等多项荣誉,发挥了全省农(水)产品质检机构技术指导的龙头作用。中心注重实验室智能化建设,建立从外业采样到出具报告全程自动化LIMIS系统、标准物质自动出入库管理系统、实验大楼整体温湿度智能控制系统、水产品监测数据智能分析平台等,并形成专利1项和软件着作权1项,极大提升了实验室内部管理效能和检测工作效率,得到了评审组的充分肯定。
通过本次评审,中心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得到评审组认可,检测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升。中心主任丁雪燕要求中心全体实验人员认真总结此次评审的收获,分析评审组指出实验室存在的不足之处,按时完成整改工作,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和检测能力,保持省内农(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中标杆地位,集成苗种鉴定、饲料检测、环境监测、病害防疫和水产品质量检测等技术优势,更好发挥我省水产质量安全监管的技术支撑作用,为渔业绿色、安全、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相关内容:
-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