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检验检疫局首次处罚认证公司
认证网 (2014/8/26 12:25:15) 浏览:429 评论:0
新华网南京8月25日电 常州检验检疫局日前对北京某认证公司在常州违法认证案件作出了行政处罚决定,对本案当事人开具了罚款及没收违法所得共计5.7万元的“罚单”,这是常州检验检疫局今年重拳出击,整顿认证市场,首次对在常违法活动的认证公司实施经济处罚。目前,当事人已足额缴纳了罚款。
2014年3月20日,常州检验检疫局对辖区某电机厂开展管理体系认证行政执法,发现该厂在2013年1月至2014年4月期间,生产和在国内销售属国家强制性认证(3C认证)范围内的7种型号电机产品,该厂相关电机产品却并未取得3C认证,然而,北京某认证公司对该厂管理体系再认证审核中却予以审核通过并发证。常州检验检疫局于5月5日对该起违法认证立案调查。经调查,发现认证公司委派的技术专家未到现场审核,首末次会议现场签到表上其签字系伪造,导致审核组认证人员能力不能符合认证要求;另外,认证证书覆盖范围含3C认证的电机产品,认证公司却从未审核过电机的3C认证情况,在调查过程中篡改补充了3C相关的审核记录,且特地以《特殊项目例外放行审批表》的形式排除和减少了此项法定程序,存在减少认证程序的行为。常州检验检疫局最终根据《认证认可条例》及《认证机构管理办法》的规定对当事人给予行政处罚。电机厂因生产销售未经3C认证的电机被另案处理。
CCC认证、有机产品认证、IS9000体系,这些老百姓耳熟能详的名称,都与认证认可这个概念紧密相连。认证,是一种信用保证形式,由独立第三方来证明产品、体系、服务符合要求,在社会各方之间传递信任。认证主要包括产品认证、体系认证、服务认证。2013年,约有116家认证公司在常州开展了11363次认证活动。然而,有认证公司为了牟利,在明知认证对象不符合要求,依然予以认证,开展“虚假认证、给钱就认证”,最终误导消费者购买了通过虚假认证的产品、服务,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和社会的公信力。
检验检疫部门提醒企业及消费者,在选取认证公司、选购获得认证产品时,请“擦亮”眼睛,核查认证公司的资质、信誉、有无违法史,切勿为了贪图便宜而误选,一旦发现虚假认证、花钱买证等行为,请及时向认证监管部门投诉举报,一经查实,将予以严惩,切实维护认证市场公平秩序,保护消费者权益。
2014年3月20日,常州检验检疫局对辖区某电机厂开展管理体系认证行政执法,发现该厂在2013年1月至2014年4月期间,生产和在国内销售属国家强制性认证(3C认证)范围内的7种型号电机产品,该厂相关电机产品却并未取得3C认证,然而,北京某认证公司对该厂管理体系再认证审核中却予以审核通过并发证。常州检验检疫局于5月5日对该起违法认证立案调查。经调查,发现认证公司委派的技术专家未到现场审核,首末次会议现场签到表上其签字系伪造,导致审核组认证人员能力不能符合认证要求;另外,认证证书覆盖范围含3C认证的电机产品,认证公司却从未审核过电机的3C认证情况,在调查过程中篡改补充了3C相关的审核记录,且特地以《特殊项目例外放行审批表》的形式排除和减少了此项法定程序,存在减少认证程序的行为。常州检验检疫局最终根据《认证认可条例》及《认证机构管理办法》的规定对当事人给予行政处罚。电机厂因生产销售未经3C认证的电机被另案处理。
CCC认证、有机产品认证、IS9000体系,这些老百姓耳熟能详的名称,都与认证认可这个概念紧密相连。认证,是一种信用保证形式,由独立第三方来证明产品、体系、服务符合要求,在社会各方之间传递信任。认证主要包括产品认证、体系认证、服务认证。2013年,约有116家认证公司在常州开展了11363次认证活动。然而,有认证公司为了牟利,在明知认证对象不符合要求,依然予以认证,开展“虚假认证、给钱就认证”,最终误导消费者购买了通过虚假认证的产品、服务,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和社会的公信力。
检验检疫部门提醒企业及消费者,在选取认证公司、选购获得认证产品时,请“擦亮”眼睛,核查认证公司的资质、信誉、有无违法史,切勿为了贪图便宜而误选,一旦发现虚假认证、花钱买证等行为,请及时向认证监管部门投诉举报,一经查实,将予以严惩,切实维护认证市场公平秩序,保护消费者权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