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部门联合开展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工作
认证网 (2024/9/14 9:21:26) 浏览:91 评论:0
本报讯(记者丁莹)近日,市场监管总局、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4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部署开展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工作。
《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构建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是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发挥质量认证“传递信任、服务发展”的基础保障作用,经过充分调研论证,聚焦市场需求迫切、外贸压力严峻、减排贡献突出的产业,确定围绕锂电池、光伏产品、钢铁等11类产品开展认证试点,以实践为基础建立统一的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制度,推动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
《通知》对试点条件提出明确要求。一是试点产品所在区域的产业规模或销量处于国内行业领先地位,产业链完整度好,区域内或省内能够覆盖全产业链的85%以上,原材料、运输、生产加工、分销、回收处置等配套企业合计70家以上,形成国内领先的产业链优势,具备较好的产品碳足迹数据基础,能够提供较为完整、准确、可靠且覆盖全产业链的产品碳足迹背景数据。二是试点产品所在区域具备较好的质量认证基础与降碳潜能,重视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工作,创新动力强,能够推动建立统筹协调的试点工作管理机制,具备较强的政策支持力度与财政资金保障。三是参与试点的相关单位具备较好的质量认证基础,熟悉质量认证工作并有专门的部门或人员负责认证管理。熟悉产品碳足迹量化的相关标准与要求,已开展或拟开展产品碳足迹量化的数据收集工作。
根据《通知》要求,此次试点工作期限3年,应完成8项任务,即建立工作体系、提高数据质量、保障数据安全、提升管理水平、强化质量管控、创新政策机制、健全效果评估、丰富应用场景。
据了解,市场监管总局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工作协同和数据共享,坚持统筹谋划、求真务实,推动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与行业管理和发展同频共振;引导政府、行业、企业等各层级力量广泛参与试点工作,提升我国产品碳足迹数据的公信力,推动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结果国际互认,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建设美丽中国贡献认证力量。
《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构建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是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发挥质量认证“传递信任、服务发展”的基础保障作用,经过充分调研论证,聚焦市场需求迫切、外贸压力严峻、减排贡献突出的产业,确定围绕锂电池、光伏产品、钢铁等11类产品开展认证试点,以实践为基础建立统一的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制度,推动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
《通知》对试点条件提出明确要求。一是试点产品所在区域的产业规模或销量处于国内行业领先地位,产业链完整度好,区域内或省内能够覆盖全产业链的85%以上,原材料、运输、生产加工、分销、回收处置等配套企业合计70家以上,形成国内领先的产业链优势,具备较好的产品碳足迹数据基础,能够提供较为完整、准确、可靠且覆盖全产业链的产品碳足迹背景数据。二是试点产品所在区域具备较好的质量认证基础与降碳潜能,重视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工作,创新动力强,能够推动建立统筹协调的试点工作管理机制,具备较强的政策支持力度与财政资金保障。三是参与试点的相关单位具备较好的质量认证基础,熟悉质量认证工作并有专门的部门或人员负责认证管理。熟悉产品碳足迹量化的相关标准与要求,已开展或拟开展产品碳足迹量化的数据收集工作。
根据《通知》要求,此次试点工作期限3年,应完成8项任务,即建立工作体系、提高数据质量、保障数据安全、提升管理水平、强化质量管控、创新政策机制、健全效果评估、丰富应用场景。
据了解,市场监管总局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工作协同和数据共享,坚持统筹谋划、求真务实,推动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与行业管理和发展同频共振;引导政府、行业、企业等各层级力量广泛参与试点工作,提升我国产品碳足迹数据的公信力,推动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结果国际互认,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建设美丽中国贡献认证力量。
相关内容:
-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