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网.专业的检测认证综合平台|检测中心|认证中心|认证黄页|外贸行情|行业新闻|综合新闻
 智能搜索
热搜:检测SABER认证SGCC认证SONCAP认证CE认证US 16 CFR§1700.20ISO8317认证
首页 > 行业新闻 > 行业新闻 > 正文

中标能效张少君:中国绿色产品认证与标识见证行业健康未来

认证网 (2021/7/28 11:36:14)  浏览:606  评论:0
       环保家居建材有怎样的标准?健康家居产业又面临着怎样的新趋势?第23届中国(广州)国际建筑装饰博览会上,全国健康家居产业联盟会携手中国建博会(广州)举办了“2021首届中国健康家居产业绿色发展大会”,聚集了一大批专家、学者为中国健康家居产业发声,推荐中国绿色产品,共话健康家居产业发展。
  
  健康家居离不开“绿色发展”,而绿色产品的发展离不开政策支持和监督管理。会上,中标能效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少君带来了“中国绿色产品认证与标识体系建设进展”的介绍,希望以此推动绿色产品认证及应用场景推广。
  
  绿色标识守护真正绿色生活
  
  中标能效张少君:中国绿色产品认证与标识见证行业健康未来
  
  面对市面流通产品上五花八门的“绿色,环保,节能,节水…”标识,以及各自为政的评价体系、标识和认证,消费者往往很难在鱼龙混杂中选购到真正的绿色产品。
  
  基于此,张少君在大会现场再次科普了绿色产品认证的标志。第一种全绿标识带有“CHINA GREEN PRODUCT”标志,代表的是满足国家标准、全生命周期、全绿色内涵的“全绿”产品。而另外一种标识,意味着只在某些指标上满足绿色属性的“单绿”标识。
  
  市场上,很多产品以绿色为噱头,其实只有在资源获取、生产、销售、使用、处置等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中,兼顾资源能源消耗少、污染物排放低、低毒少害、易回收处理和再利用、健康、安全与质量品质高等特征的产品才能够被认证为绿色产品。
  
  当这一标志得到广泛推广,面对市场中围绕健康概念而来的健康家居产品,消费者认准这一个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实现绿色产品真正的“健康守护”。
  
  绿色认证 政府、行业携手促发展
  
  中标能效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作为中国绿色产品认证与标识体系秘书处单位,对于“十三五”至今的发展情况更为了解。张少君介绍说,2015年9月份国务院发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将分头设立的环保、节能、节水、循环、低碳、再生、有机等产品统一整合为绿色产品标准认证和标识体系。
  
  此后,86号文件、《中国绿色产品评价通则》、《绿色产品标识使用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国家政府文件,为绿色产品标识认证体系制定了原则、标准和推行办法,强有力地推进了原来的单一认证的整合。
  
  十三五期末至今,国家已经推动并完成了14类产品的全绿产品认证,大多数的建材产品都已经列入了首批的国家绿色产品标准目录和清单中。同时,节能政府采购、环保政府采购、电子电器领域有毒有害物质的限制使用也并轨到绿色产品体系中。数据显示,到目前为止获得绿色产品认证的企业有1000多家,证书10000多份,为“十四五”期间进一步构建绿色生活、绿色消费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凝心聚力  打造绿色产品领跑者
  
  借助“十三五”期间构建的整个体系,中国绿色产品认证与标识在“十四五”期间能够为产业的供给、绿色化发展带来怎样的变革?在分享中,张少君向在场嘉宾学者们一一详述未来规划,并呼吁大家凝心聚力,推动发展。
  
  中标能效希望在新阶段进一步推动“绿色产品领跑者计划”,发挥社会各方面力量,推动认证结果在不同部门、层级和地区间互认、通用,让绿色认证更多地走入生活和消费者。
  
  在绿色产品认证结果在不同应用场景的推动上,张少君指出,“绿色产品多场景应用发展”应具备六大基础:(1)提出者或执行者拥有领先于该场景内的资源和能力;(2)提出的措施和目标具有该场景的领先性、示范性;(3)提出的目标达成时间具有该场景的领先性;(4)提出的目标具有量化性、可评价、可比较性;(5)采用的相关技术、政策等具有创新性、前瞻性;(6)鼓励采取多元化的举措、多样化的模式来进一步激发绿色技术应用、绿色产品使用的市场活力。
  
  目前,中标能效已经推出了绿色产品的制造场景、流通场景、消费服务场景、能源场景、使用场景等五大方面,涉及到设计、制造、物流、仓储、销售、服务、使用等多项全流程环节,正在推动越来越多的与消费者“衣食住行用”密切相关的绿色产品走入“绿色生活”。
检测认证热线:18768485300 & QQ在线服务:有事请联系我
更多
相关内容:
  • 暂无内容!
以下是网友对 中标能效张少君:中国绿色产品认证与标识见证行业健康未来 的评论:
[本主题共0条评论 | 每页显示10条评论]
评论前,请先 登录
验证码:
请进入OYM认证服务中心
请点击进入检测导航
请点击进入认证导航